又是一年高考季。只不过,今年的高考和往年一比,确实有点不一样!
疫情之下,貌似什么都会变得不太一样了!(从结果来说,也是难!相当的难!)
考试刚结束,已经有人准备再次奋斗一个高三了!语文作文写完,心态有点失衡;数学考完(不是做完,因为大部分人,都做不完)心态直接爆炸!
年年高考的时候,都有人鼓吹高考无用论。总有一个段子:当年我们班的学霸,现在在给我打工。或者比尔盖茨退学了,马克扎克伯格退学了……上了大学也是白搭什么的!
其实,依小编自己的看法:高考,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,对贫困地区的或者贫困家庭的孩子们来说,也许是最后一次能改变命运的机会了!
为啥?因为先进地区的孩子或者富裕家庭的孩子,也许从胎教开始,到后面好的学校好的老师好的环境,就领先了很多了。以后,他们的社会环境社会资源,也会比其他人好。也许,他还更努力!长此以往,留给穷人的孩子的机会,真的越来越少!
不要跟我说条条大路通罗马,有的人,出生的时候就在罗马啦!
我们只知道1977年邓小平出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时候,恢复了高考!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!至于为甚叫恢复,我们就暂时不谈,我们来说下中国古代的高考:科举制度!
在周代的时候,想当官,都是用“乡举里选”的方式,就是当地的族长等德高望重的人,觉得你这个小伙子不错,然后推荐给长官,再层层筛选,到大王面前,大王亲自考试,考试内容是什么呢?是射箭!
这里就会发现了:这种举荐制度,最终还是大家族中的范围内的。举荐超过氏族范围外的,只有非常非常少的可能性。
春秋之后,礼崩乐坏。原来不是大家族的下层人士,才得以破格录用。
汉代的时候,采用的是察举制和征辟制。汉高祖时期,刘邦下令让各级臣下举荐贤才;到了汉文帝的时候,又两次下令举荐“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”。到了伟大的汉武帝,他听从了董仲舒(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那个)的意见,诏令各地方举荐孝子、廉吏各一人,这就是后世所说的举孝廉。此外,秀才也是重要的科目之一。孝廉重在品德,而秀才更重视才能。这里还有一个好玩的细节:在东汉的时候,不叫秀才,叫茂才。是因为刘秀,为尊者讳!
(光武帝刘秀)
魏文帝的时候,陈群创立了九品中正制,将人才分为九品录用。当时由于士族实力过于强大,造成“上品无寒门,下品无势族”的现象!
至于是隋朝还是唐朝的时候,正式开始了科举制度,目前好像学术界有一定的争论。隋朝和唐朝时间相隔的很近,而且各自也是沾亲带故的!个人还是觉得应该算唐朝:毕竟第一个有记载的状元的名字叫做孙伏伽。
一直到清朝光绪31年,也就是1905年,最后一届进士考试结束!科举制度一直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。它不仅扩大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,吸收了大量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层,从而让政府能更好的听取中下层社会的声音!
在说个过段时间就会热起来的话题:状元!
在古代,乡试第一名,称为“解元”,也就相当于市级单位的第一名。
中央省试的第一名称为“省元”,也就是全国考试笔试的第一名。
而殿试的第一名,才是“状元”。这是当着皇帝的面考试的,估计还算面试,毕竟太丑的,都当不了状元。
连中三元的人,历史上是超级超级难的事情。纵观1300年的科举历史,只有寥寥十几人完成。唐朝的两个,宋朝六个,金朝一个,元朝一个,明朝两个(其中一个黄观还被朱棣除名了!),清朝三个。合计十五个。
另外武举也有三个完成连中三元的,明朝两个清朝一个!
所以,现在的很多宣传出来的状元,也就相当于考秀才的时候比较出类拔萃的那几个吧!
再说个自己对于未来的高考的联想:未来的高考,也许会变得简单很多,上了高中的,基本上都能考个大学。
听起来是不是很爽?你以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期已经过去了?
错错错!不是结束了,是提前了。未来的竞争会在初中上高中的时候就开始了,也就是说:从中考开始,就会变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!
各位莘莘学子们,珍惜眼下的大好年华吧!以梦为马,不负韶华!
人生不只是这一场战争,后面还有很多很多的考验在等着你!
万一真的考不好了,也不要气馁!至少,你还可以跟着我们卖顶墙啊!
文章来源:企业供稿
版权与免责声明:
1、凡本网注明“转载、企业供稿、其他(非本网)”的内容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供稿(包括供稿配图)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不代表本站赞同作者观点,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
2、凡本网注明"原创"的内容,均为集成灶网原创,转载时请在显眼位置标注“来源:集成灶网”。
3、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或者使用了版权图片,请与我们联系(0573-82828699)或发送邮件至2996548702@qq.com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或版权图片。集成灶网将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。
附则:对免责及版权声明的解释、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集成灶网所有。
- 品牌热点
- 行业知识